“近年來,我們每年保持1000萬元以上的科技研發資金投入,每年下達科研課題70余項,參與科研課題研究人員達700余人,取得科技成果50余項!”這是在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,全國人大代表,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耕捷講的一番話。確實,近幾年鐵路科研投入在不斷加大,從客運角度分析利好體現在兩個方面。
好鋼用在刀刃上,智慧服務節省人力?萍疾粩喟l展,高鐵服務轉向智能化。以前尋找遺失物品需要旅客層層打電話,問過列車問車站,往往在問的過程中錯失尋回的最佳時機,F在隨著12306網絡的完善,只需登錄網站填寫個人信息和事情經過,遺失品工單就會直接發到你所乘坐列車的列車長手持機上,第一時間幫旅客尋找遺失物品。除了尋找遺失品,電子客票的推廣、查驗票藍牙模塊的普及以及站車交互系統的使用,都大大節約了鐵路的人力,是“智慧”的普及讓工作更輕松。
一機在手隨便走,互聯網絡便捷出行。對于旅客來說,科技帶來的直觀體驗就是出行更加便捷。只需一張身份證,一部手機,旅客可以通過網絡訂去往全國各地高鐵列車的車票,這些車票在手機中,不用擔心車票丟失問題。旅客也可以通過手機提前預定列車餐食、當地特產,上車后直接有專人送到您的座位。在車站、列車上遇到麻煩、服務問題、物品遺失時,也可以通過12306網站輕松反饋,會有專人在第一時間幫您處理問題,給您回復?梢哉f互聯時代讓出行變得更加容易。
如果說高鐵帶動的是“平面”上的經濟發展,那么科技打造的就是“四維”服務平臺。二十年前沒人能想到中國鐵路會從“沉冗”的老牌國企一躍成為中國發展的名片,如今見證了歷史的我們有理由相信,隨著科技的發展,“智慧”會方方面面改善我們的生活,人民會更加幸福,祖國會更加繁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