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險行業當前已進入以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時期,高新技術引發的產品、展業形勢甚至是商業模式創新,正在對全行業產生深遠影響。但無論科技如何變化,科技與保險的結合始終要以客戶服務為中心,以風險保障為根本目的。不忘初心并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,保險企業才能實現走得更好、更遠。
在本次疫情爆發之前,各家上市險企就已經持續多年在保險科技上大做文章,無論是從壽險業還是財險業的業務結構調整和發展轉型過程來看,科技賦能都是其背后的重要驅動力。
爭先布局保險科技
中國平安是上市險企中科技布局起步較早的公司。2019年,中國平安實現了保險核心主業與科技的深度融合。平安壽險運用科技手段使代理人隊伍新業務價值率和產能雙雙提升;平安產險運用AI圖片定損技術和精準客戶畫像技術,為近90%的出險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在線理賠服務。
值得關注的是,中國平安將科技廣泛應用于金融、醫療及智慧城市等領域,全面支撐“金融服務、醫療健康、汽車服務、房產服務、智慧城市”五大生態圈建設,不斷向市場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。在“金融+科技”與“金融+生態”戰略轉型的推進下,中國平安科技業務去年總收入達821.09億元,同比增長27.1%。
2019年,中國人壽啟動了“科技國壽”建設三年行動,重賦能、重創新,以數字化轉型助力“科技驅動型”企業的構建。該公司運用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賦能保險全價值鏈,實現了銷售模式、職場網點與客戶體驗的升級。中國人壽年報顯示,其科技創新成果遍布從后臺到前端再到壽險生態等全領域。公司優化IT架構,落地業界先進的混合云,資源配置效率提升10倍,整體訪問速度提升3倍;基于數字化平臺孵化創新應用千余項,以保險為核心的生態服務日漸豐富。
中國人保近幾年的科技步伐邁得也很大。2019年,該公司以IT改革為先導,全面推進IT架構建設,上線新一代數據中心網絡整體架構,發布“人保云”平臺,完善數字化基礎設施以賦能公司經營各環節。IT構架升級成功幫助該公司實現“以線上遷徙為重點,優化客戶體驗,積累數據資產”的目標。“保險+科技+服務”是中國人保構建的新業態變革思路,目前正在快速推進集團研發中心建設,并啟動集團科技創新圖譜編制,加快新技術集成應用。
專業選手“內外兼顧”
眾安保險作為互聯網保險“專業賽道選手”,一直是保險科技的典型探路者。該公司2014年至2019年保費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79%,且在2019年實現盈利,高速發展背后離不開科技的驅動。
2019年,眾安保險在科技對內賦能和對外輸出上“內外兼顧”。對內,公司加速科技與保險產業鏈的深度融合,保險核心系統“無界山”從1.0升級到2.0。這項技術的落地使眾安保險的承保和理賠自動化率分別達到99%和95%以上,在線客服人工智能使用率達85%,核心應用自動化測試比例達80%。
在技術對外輸出上,眾安保險與打車租車服務供應商Grab合作成立合資公司,定制了馬來西亞首款按日付費互聯網商業車險,截止目前已協助Grab生態出單超500萬張;與新加坡保險機構英康達成戰略合作,以科技助推保險產品創新與數字化轉型?萍驾敵鲈2019年實現收入回報2.697億元,同比上升139.9%,簽約客戶近260家,其中保險行業客戶36家。
根據年報,眾安保險2019年研發投入達9.679億元,占總保費的6.7%。公司內部的工程師及技術人員占雇員總數46.8%,近“半壁江山”的科技人才組成體現眾安保險對科技布局的高度重視。
疫情催化科技升維
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保險業帶來很多改變,疫情防控為本就十分重視科技布局的上市險企注入了“催化劑”,各公司在科技領域的發展成果得以在疫情“戰場”轉化為有力的線上化應對措施。
為應對市場、行業發生的新變化,平安壽險利用科技優勢,在隊伍發展、客戶經營、產品運作等方面推出創新舉措。一方面,平安壽險升級線上隊伍管理平臺,實現增員、培訓、獲客展業等經營管理的高效運轉;另一方面,堅持“產品+”“科技+”策略,有力支撐線上化經營轉型。而平安產險則聚合線上服務,推出“一鍵理賠”功能,實現客戶隨時隨地全流程“無接觸”辦理賠。截至2020年3月末,“平安好車主”APP注冊用戶數首次突破1億,較年初增長11.6%;3月當月活躍用戶數突破2500萬。
人保壽險以科技抗“疫”,為客戶提供“硬核”保障。“中國人民人壽E服務”微信公眾號、“人保壽險管家”APP、“中國人保”APP三個官方平臺全面開放遠程客服、自助理賠、自助保全、險種贈送、疫情防御等線上功能,利用科技手段提供7×24小時不間斷線上服務。人保財險通過視頻連線、GPS定位、衛星遙感以及無人機等多種信息手段,提供農險應急服務。
中國人壽在服務國家疫情防控的同時,將多年來的科技建設成果推向前臺,豐富線上產品體系,創新隊伍管理模式,加強線上遠程服務能力。國壽e核、7×24小時智能核保機器人等服務工具都快速上線,在服務銷售伙伴、支撐業務拓展的同時,提升客戶體驗。在理賠環節,中國人壽也進行科技賦能主動出擊,積極升級理賠服務措施,2500多名理賠人員遠程辦公,確?蛻魣蟀负1小時介入,1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。
新華保險通過自主研發等手段不斷強化科技賦能,為一線隊伍提供了多樣化的線上支持服務,包括線上投保、線上簽約、線上學習等在線銷售及展業平臺,新一代移動保全系統,在線續期服務等,并推出微信回訪、自助理賠、新冠肺炎患者同程查詢工具等客戶服務工具,為隊伍服務客戶提供了新的途徑。
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,將使保險科技得到更多的應用。麥肯錫報告指出,疫情過后保險行業會迎來三大變化,一是客戶行為加速線上化,二是產品形態更具創新性,三是運營模式全面數字化。保險企業必須從疫情防控中尋找機會,回歸保障本源,加快科技賦能,在全年預算、投資布局、經營等多方面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。
—
—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,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